Sunday, November 27, 2005

《詩的星期五有感》



詩是星期五的
是你的是我的
星期五是詩的
是我的是你的


*視覺是我的原創非經活動主辦單位授權
活動訊息

《一首十三詩》

找不到電話亭換裝的超人
拿出身上的金融卡猛在數字鍵盤上
敲敲打打想提領所有不公平的報償
因為筆寫的詩沒有帳號和密碼
讓沒有省思的人在不會用的搜尋引擎中感化
沒有現金掉出來的公用電話
府院高層的偽善回應無名的咒罵
側錄沒錄到的暗笑歷史
這回找到了罪魁禍首恐怖份子
原來便利商店不賣筆
排了一櫃子的酒
手寫的詩不被媒體接受傳頌於世
誤以長官的電話為提款密碼

Saturday, November 26, 2005

《致癌物》系列詩 #32

拖曳的腳步,不著地。
黏稠的糖漿蘸染著詩的聲音
掉了的時間找到朋友一起
邊跑邊吃,掉了滿地的人家說

Wednesday, November 16, 2005

為夢想搖滾的感動 - 如果你還有夢就要看RENT! <續>



“Blanket Person:
Who the fuck do you think you are?
I don’t need no Goddamn help
From some heart bleeding cameraman
My life’s not for you to
Make a name for yourself

Angel:
Easy sugar easy
He was just trying to…

Blanket Person:
Just trying to to use me to kill his guilt
It’s not that kind of movie honey
Let’s go – this lot is full of
Motherfucking artists
Hey artist
You gotta dollar?
I thought not”

「披毯子的人:
『你他媽的以為你是誰?
我不需要你的爛好心
一個心在淌血的攝影師
我的人生不是給你來為自己出名的』

天使:
『冷靜下來,糖果
他只是試著…』

披毯子的人:
『只是試著用我來減少他的罪惡感
這不是那種電影,甜心
我們走!這理到處都是他媽的藝術家
ㄟ,藝術家
你有沒有一塊錢?
我想你也不會有!』」–RENT 吉屋出租


這一段對話對在台上、台下的演員和觀眾丟出問題,具衝擊性,但回答也可以由這齣戲和觀眾的支持而看到。現場的演員因為藝術的結合在台上說出社會和藝術間的差距,也把藝術反應人生的真實面告訴觀眾,這樣的關懷面是藝術希望碰觸的。觀眾因為有了這樣溝通的管道發現,無論在何種的社會狀態下,藝術是不會被抹煞的,也不應該被遺棄。是的,身為觀眾,我們是在這個直接的諷刺中,但是我們也希望這樣的訊息,因為來看了戲我們有反應和思考的能力和機會。

普契尼的歌劇,波西米亞人是吉劇的劇本靈感,波西米亞人的精神則由流浪到各地並集合世界文化成了以創造藝術來表達人生的最高目的。如此浪漫的精神生活是所有藝術工作者和愛做夢的人一致的共同目標,無論是普契尼身在的上個世紀初或今天。在歌劇波西米亞人中,男主角魯道夫在對女主角咪咪的自我介紹中自豪又驕傲的說:「我是誰?我是一個詩人。我是做什麼的?我寫。我如何過活?我活著。」這樣的活在當下,為自己而活,為藝術而活,只有此時此地的浪漫情懷,如有心中的那份熱情應該也已經要被點燃成大火。

因為戲開始組成的時候是由工作坊的方式拼湊出雛形,充滿即興和角色的多元是造成這部戲精彩的地方,因為角色的複雜度,作者也把觀眾可以投射的特色有更多層次的發揮。工作坊的形式還幫這部戲開始了造就演出人才的傳統,因為根據許多不同的演員互相激發和演出中的調整,這部戲不一定需要如某些劇有特定角色演員的問題,反而,要是有太突出的演員,在這部戲會有不當的表現,特別會造成與觀眾間的疏離感,就如同吉劇中Maureen變成了學戲的人中常見的“最差女主角“(因為深度不足,所刻意造成演出過於誇張來吸引觀眾的注意)。

又是愛滋、毒品、同性戀、弱勢族群、性交易、教育體制…這種老掉牙的故事,就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把足夠的關懷和正視投入到議題中,而且,這些問題的確是社會上重要也具毀滅性的問題;因為高級社會和主流文化無法屏棄成見和拿出能夠和問題溝通的誠意,這樣的議題絕對還有可以表達的空間,美國如此,台灣更缺乏敢面對這些問題的人,和可以撇開意識形態的討論。如果能創造這樣的討論環境,就是可以造成一定影響的好藝術作品。

Tuesday, November 15, 2005

詩譯《散步後》 –費德烈科.賈西亞.洛卡 Federico Garcia Lorca

由天上剪下
形狀接近蛇一般
和水晶切割的形狀之間
我將讓我的頭髮長出來

與被截肢的樹無法歌唱
還有面無表情像蛋一樣的小孩

與腦殼破裂的小動物
還有穿著毯子但是乾著腳的水

與所有累垮又聾又啞的萬物
還有一隻困在墨水夾的蝴蝶

撞到我自己每天不同的臉
由天上剪下


陳英哲譯
採自《詩人在紐約 Poeta en Nueva York》 原題〈Vuelta de Paseo〉

《致癌物》系列詩 #4 Carcinogen #4

入睡前
沒有夢的時候
你是我的夢
之後仍在

Before falling asleep
It’s the time without dreams
You are my dream
To stay

Monday, November 14, 2005

《致癌物》系列詩 #31 Carcinogen #31

找尋替代你的名字
遍尋不著
回想你的容貌
非此能表

I tried looking for something to replace your name.
It could not be found.
I tried recalling your look
Nothing could be.

《致癌物》系列詩 #14 Carcinogen #14

旋轉這個小宇宙
中間,不斷掉出生命
也不斷
擲入生命

Spinning this micro universe,
From the middle of it, lives keep falling off;
And continuously
Lives are being thrown in.

為夢想搖滾的感動 - 如果你還有夢就要看RENT!


紀錄片影像工作者、搖滾音樂人、到處尋找舞台的女主角、找尋真愛的女同性戀律師、帶給街頭歡樂和正面氣息的「天使」、被社會歧視的少數種族知識份子、貧窮出身卻因房地產起家的年輕地主、為了討生活而淪落在脫衣舞吧的女學生…這些可能是你、我或是身旁的人終於有了一個舞台,來說自己的故事。因為租約到期而產生的一連串故事把夢想、精神、對現世的反應、衝勁揮灑自如。如果你還有夢想,「RENT 吉屋出租」會是把你的夢想發揚的一個觸發點,如果你沒有夢想,被現實歸化了,請不要浪費時間來看年輕夢想的爆發。

為現代青春夢想發聲並能在劇場造成時代事件的表演是最常讓人心碎的,因為這些為時代劃下記錄的作品通常都只是曇花一現,因為經費、場地、文本的不成熟…而被迫消失在時間中。年輕人做夢、發狂、精力充沛的表演終於在被幾位大師打壓之下,衝出了自己的經典位置,打開東尼獎和百老匯的歷史,一個背景在九○年代的音樂劇能如此具原創性和爆發力,幾乎在近二十多年內不存在。大家所熟知的百老匯名劇大都是藉文學名著的原本改編而成,沒有一個是描述現在正在發生的故事。從「RENT 吉屋出租」一九九六年在百老匯舞台發表到今天,世界經過了許多大事,但是關於年輕人應該為夢想努力的心境卻是受到令人心痛的漠視。十年了,還能在百老匯佔領一角,並且仍然沒有票房疑慮的歌舞劇(吉劇源自外百老匯), 擁有四處口耳相傳的神奇效力和各地由看過的人自組的網站和俱樂部 ,甚至還不太玩有影視紅星站台造成的票房保證把戲, 這是歌舞劇少有的影響。

美國各地的國、高中生、大學生如果是學音樂或戲劇的,少有沒有把這齣劇背得滾瓜爛熟的,因為這是為自己唱,為時代做見證,為其他有夢的人吶喊發聲。也許藝術家的浪漫性格是優雅的,但在這齣戲裡,與現實衝突,與生命交戰的掙扎卻是撼動觀眾的生命力。

-to be continued… (if you want to read on, please leave comments! 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請留言)

Saturday, November 12, 2005

為工作命題作文 〈殘忍地欣賞 用力地喊叫〉


完美地肢解,嘗試以最本質、最純粹的方式來測驗感官的靈敏度,是否生命和生存是同等的,是否感覺和感官是相對的?早已沒有驚世駭俗的存在,描述本來就是文字存在的目的,表達出來的層次,一直以來都是主觀的,任何的看法、任何的喜惡、決定的法則受到處處受限的牢籠禁錮著。能窺見牢籠的人,已經如同牢籠中不可言述的怪獸一般不可原諒。不單純的不小心,是不是罪過?《嬉戲 (Frisk)》的作者丹尼斯.庫伯(Dennis Cooper),已經建立起他的書寫習慣,但是這一次,他決定不殺人,因為想像中的,還是比真的生命消逝更可以滿足心裡對於血腥的精準度需求(要腥不要血之類的)。

你看到的是皮上的毛,還是皮,還是皮下的微血管,還是…。 你看到的是爽,還是爽完後的無法收拾,還是所謂「道德」會對這樣的事件如何的評斷?敘事者已經把他的所有想法不做保留的說完了。他有自覺地也把自己解剖開,一片一片品嚐,一片一片說出滋味。對照組的故事也因此不夠了味道,可是因為角度的不同,敘事者不願意卻又把自己與對照組的對待比較,在這一場競爭中,敘事者敗陣下來,因為對象對於感官的期待更精粹,更強烈;任何玩票的嘗試都無法滿足這樣精準的要求,不能有差錯的,也不能有任何一絲懷疑,有些許包袱,對過去的一段,不同的精準和想像竟然造成了目標的游疑。

敘事者在文本中是強勢的,因為在編造故事,但是表現出的卻是極度被動軟弱的,根源於所有的無法成就。敘事者在這裡是常人一個,在群眾裡平凡得無法辨認,沒有如其他類似故事一般,將主角從人群中分離出來的企圖。作者就是如次才使人心寒,因為讀者已經無法辨識想法,沒有判斷力,敘述是如此簡單、平常,但是故事早已演進到無法收拾的殘忍血腥;甚至因為敘事者的弱勢,讀者希望看到某種程度的勝利,來與敘事者共同慶祝,把血共肉,浴於不堪形容的黏稠狀態。

讀者能不能在文本最終有所期待?期待的內容能夠伺候何種胃口?讀者在主觀的敘述裡,找到客觀的位置:全部年輕的男孩性事,遊戲式地讓讀者覬覦下一步,卻又安全地寓於敘事者的觀點中,寧願不要預想也不敢。敘事者自由地在故事中宣示、遺憾、昇華。讀者卻早已由旁觀者成為敘事者設計出來肢解少年的真正遊戲參與人。

年輕的玩伴兄弟宣告了遊戲的不存在;敘事者證明了文字是合理的做夢工具,界定於幻象中的高潮之存在。在最終,讀者得到了年少風格的性愛,少年式的美,如不成熟的完美,可以造成更多想像空間的高潮。性與死亡,膩了的材料,像是生活在世界邊緣需要找尋更刺激的虐待來印證已經遲鈍的生活風格,只能跳進感官高潮的場域,在這場域裡,判斷力因為不是造成高潮的關鍵,認同感的渴求從過去的不屑,現在是造成高潮的必要條件,不清醒的和清醒的,分解成一塊一塊來滿足一場對文字和性的挑戰。

作者:丹尼斯‧庫伯 / 譯者:鄭慧華 / 出版社:商周

Friday, November 11, 2005

為工作命題作文 〈誤入繆思與時間的棋盤〉

一首結構華麗的華爾滋把原本觀眾歡欣的鼓掌和安可聲止住,觀眾因為受到音樂感動的躁動卻被大師以人生的無奈回應。

西奧.安哲洛普斯(Theo Angelopoulos)執導的電影《尤里西斯生命之旅》,讓我開始注意世界情勢中人性關懷的啟蒙。無論之前看了多少文學、藝術作品,這部電影讓我認識到現世的處境,並留下永遠無法磨滅的印象。塞拉耶佛的殘破,巴爾幹半島的紛亂,同時也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希臘和古典時期的文明和哲學的半島。電影中,電影的本質是主角,音樂則是與主角永遠的情人,情人的足跡是悠遠的號角聲,一再出現,艾蓮妮.卡蘭德若(Eleni Karaindrou)用法國號、雙簧管、單簧管多層次鳴響,在電影中扮演像船笛催促時間的倉皇和啟程,也像是傳統鳴金狩獵的搜尋躲藏在暗處的人、事、和物,又似向某種不平宣戰的無力感。懷鄉的感傷讓手風琴若有似無地提醒聆聽者,人生是離不了家的,那在心中沒有辦法面對的沈重是家的溫暖和面對家人的責任。

當音樂從電影中抽出,樂迷幾乎會背的樂章和影像理所當然的和樂團一同頌詠。印象中的演出總是比完美更完美,任何現場的聲音都會在印象中受到苛責,身體和耳朵又不敢置信所在的場地竟然能夠有如神跡再現的聲音將身體包住。

卡蘭德若若是繆思,她的出現似乎只需要為現場的樂團背書,不必動手刻鑿。二○○五年十月二十九日的下午,繆思出現台北國家音樂廳,與NSO合作,一場九十分鐘沒有中場休息的人生,刻意也無意。除了《尤里西斯生命之旅》,我幾乎慶幸我沒有看過其他的電影,純音樂故事性的編排讓音樂的生命獨立出現。電影中的影像還是影響了感覺,但是,對我來說,應該是合理的。與很多音樂會不同的,這場音樂讓我忘了我身旁的觀眾,只有世界,好像國家音樂廳不容如此的音樂,或說是這種音樂應當像是電影中,只有在霧中的殘破野台,才有如此解釋生命無常的音樂背景。當我回過神來,發現現場只有大約七成不到的觀眾,我自私的對自己說,這種音樂本來就不應該是讓人氣充滿的觀眾和觀眾席來把人生該有的留白迴聲瘖啞,因為空蕩的音樂廳,音樂更應該存在。無論咳嗽、打呼、哈欠、移動聲,因為音樂的稍弱,反而成了音樂的背景,這些日常聲音的正當性正如音樂存在的必要。音樂會開始時,甚至吞口水都深怕錯過一個音符的驚恐感,在聽到如人生的音樂,開始放鬆,也更因世事無常暗地悲傷。

這是一場不需要掌聲的表演,互傳衛生紙拭淚和靜靜離開可能更適合對謬思的尊敬,如同焦元溥認為這是對演奏安魂曲等樂種正確的對待。更詭異的,第三首歌開始,心裡開始惶恐,像是不小心踩近別人已經演出許久的人生,我遲到很久,但,沒有人會覺得不妥當,演出的任何一秒,現場的人會和我在同或不同的時候離開。我們都只是撞進這個已經演進許久的無常中,我們離開了無常還是記續。

無間斷的編排,使人更無助,也更必須站穩確立自己的位置。我對不起繆思,我不但被影響俗氣地鼓了掌,更沒有起立致敬。安可聲四起,我不抱任何的寄望要謬思再顯靈,但是音樂不能免俗地繼續,覆應安可聲,是中場出現過的華爾滋,把人架上了不能控制自己的樂章,小調和無奈的鼓聲,推拖著自投羅網的呼叫安可者。我被音樂拖著,我被迫隨音樂起舞,我誤入的是隨時可進入和退出時間的演進,繆思這樣的提醒,也懲罰著人世。

為工作命題作文 〈錯過的仍在,只是,你記得嗎?〉


由王德威的序起頭,八頁之後,《長恨歌》恨只恨在綿長如織的序,何時可以了結;更害怕小說會如此絮絮叨叨。果不期然,第一章二十頁的鋪陳,上海張派的瑣碎,卻不知少了一點什麼味道,總是一個勁兒的不舒服。硬是吃下了作者希望由文字中看到的背景,連味道、聲音、時間、地上的灰塵、弄堂間的背景音樂,王安憶都不捨得讓我們錯過。時間是靜止的,三部曲都看完了,時間還是沒動過。

身旁的人把書拿過去,翻了翻說:難怪你說味道不太痛快,這不像是張愛玲的描述味道,倒有點像是說教。又是誰有恨了?

一下子,因為背景的經營,一切變得規規矩矩的,都是該發生的,也都不該發生。上海話吳語呢噥,王安憶竟然也寫得軟軟又酸酸。第一部中段好不容易把人帶了入場,敘述慢慢退了場,話語成了期待已久的輕舞弄影,好不美麗。王德威已經在序中強調了死亡,第一部中的電影片廠場景反而成了讀者玩味文字的地方,因為片廠裡也把之後的故事全給完了,蓋了棺了。如果張愛玲告訴我們的是上海的好,王安憶大概把上海的敗壞給寫了,但是這敗壞是有深度和水準的,讓我們不需花力氣去找過去的痕跡,因為現在是不會懂的,也沒有必要給過去貼金,貼了只會俗氣。

第三部的死,像是已經寫不了的故事,沒有必要的結局,主角王琦瑤和第二代薇薇升起令人好奇的可能性,但是作家選擇把上海當年國際性的一世風華拿來當作沒有未來的理由,再美好的未來,上海都只是重複著過去的記憶,甚至把遺忘拿來分化時代的不同。

這不像是一部會吸引人向下一頁前進的小說,反而阻止讀者褻瀆對故事裡事件、風情、背景的不解。「不解」不會是文藝人的藉口,咬著牙也要把這挑戰完成。故事裡的愛情和友情,是比人性化更人性化的,但沒人敢承認。愛情一段一段一段,總沒有開始沒有結束地,也沒有人可以審視這樣個人的選擇。友情更寂寞,王琦瑤的朋友們總沒有一個能和百般風情蘊含的她一同,但是這裡,王安憶也自私的把其他人簡單了,像是鄙昵,不像是因為故事需要而減少的描述。

轉來轉去的弄堂,每個人都有祕密,王安憶也聲明了。巷弄耳語,是上海必須要穿上的裝飾,沒有了,上海的內涵好像也會被剝奪,連今天媒體遊戲在幾十年前就已經過氣。台北也是在破瓦殘堆的新錢舊勢裡,看的、聽的、吃的、聞的、摸的、穿的、寫的,講不講究,確不確實,總往舊時光裡找,見過世面的、沒看清楚的混在一起打滾,說穿了,還不是就那一丁點對權勢價值的肯定–拿來當行銷工具,能賺錢最好。

作者:王安憶 /出版社:麥田

《致癌物》系列詩 #15

這些歷史會致癌
這些學說會致癌
這些理論會致癌
我會致癌

《致癌物》系列詩 #27

我是癌
造成我致癌
我不是癌
再怎麼,到底有沒有

《致癌物》系列詩 #25

很久一段時間沒有寫詩
甚至忘了恨
那我還記得愛嗎?
給的是一個問句

《致癌物》系列詩 #3

隨時起頭的故事
結不了尾
留著過程
看著故事

《致癌物》系列詩 #6

再見,別開玩笑了
走到哪裡的那裡和我這裡
倒著看著每條街口的阻撓
腳上就會採出喪命的血光

《致癌物》系列詩 #5

是不是致癌物?
再度滋長?
昇華而上?
成為絕症。

《致癌物》系列詩 #18

站在世界的舞台上
流著為自己感動的眼淚
演在自己的舞台上
永恆生命的結束是我最終的曲目

《致癌物》系列詩 #21

七月四日的美式解法
造成我和我追逐的雲
形成極限距離
其實我只要在式子上換上<1

《致癌物》系列詩 #22

樂章輒然而止
另一位小提琴手緩緩拉著不同世界的合奏
縱使沒有人脫得了干係
不止

《致癌物》系列詩 #12

如果這種溫柔軟嫩的綿密文字教錯再困惑我自己的羅慢史中又害怕致癌
結果只會使得過去的和現在的衝突矛盾更強烈地被顯示再那鈷六十地儀表板上
又是當討論一片死亡與生存的存在論述文本顛覆的弔詭反覆

終必是在預設未來的回顧中再以情緒愁搗自己的自己的自己中產階級正在閱讀馬克斯同時抗拒迷惑常民百姓者拿起毛語錄野不會像知識份子那般列寧

《致癌物》系列詩 #8

不算少,我們所提供給生命
就這一頁紙,不夠嗎?
就這一句話,不夠嗎?
那它又能給我永恆嗎?

《致癌物》系列詩 #2

田邊的野孩子
轉呀、轉呀、轉呀…
黃狗叫著
日又東昇

《致癌物》系列詩 #10

孤詠一樹
旁立老丈
面和
他不把我做特立獨行

《致癌物》系列詩 #17

譬喻格
血紅的鮮果
風化及脆弱的果肉
更可怕的是,這是新品種–無子

《致癌物》系列詩 #11

謊言錐入我心
主角不再主要
戲碼還是戲碼
幕後的那隻手

《致癌物》系列詩 #29

阿甘,我們如果從同一盒巧克力中選擇
我的口味是否太重
可能是你太容易滿足
讓我閉眼選下一顆巧克力

《致癌物》系列詩 #1

夏天從春天的敗德
進入挺起的炙熱
不再蔽體
睡… 醒…

《致癌物》系列詩 #7

就在你的棺上
不會有佈滿文字的墓誌銘
十字架也以餘角的陰暗賦送
隨著去,但趕不上隊伍的前端

《致癌物》系列詩 #9

當可能尋著大概的機會
不及趕著一群無法
我的手滑向一片浮葉
沈舟只會有更多滲水

《致癌物》系列詩 #23

不再有力
斷續纏綿
雲晴風雨
情緒關連

《致癌物》系列詩 #19

舞台後方,自信而堅毅地行走
舞台中間,狂舞亂揮跳跌而過
舞台前方,用我抽煙吃奶的力氣爬著
什麼時候,我已經躺在舞台的上方安息

《致癌物》系列詩 #13

從不作假使用
任意的留白,而把握
最高級的
用生命留白

《致癌物》系列詩 #24

旬日亦可灼身
甚至連天光都還不明
我已經焦黑如炭
灰碎不能成堆

《致癌物》系列詩 #16

我和他都只有一套器官
都只有一種脈搏
和一次停止
儘管他打破了,我仍困惑

《致癌物》系列詩 #26

有沒有關係
做不完的進度
看哪裡
為了什麼

《致癌物》系列詩 #30

我將我的靈魂自你的桌上抽離
詩 ,過去無法塑造的
你不必為我鑿形
空心的永遠不能如期願有形

《致癌物》系列詩 #20

眼前,他鋪著黑布 (後來,是白的)
眼前,他詢問燈光 (後來,醫生詢問家屬,而他沒有家屬)
眼前,他拉把椅子坐下 (後來,他們找來棺木)
眼前,他 (後來, )

《致癌物》系列詩 #28

隨時起頭的故事
結不了尾
留著過程
看著故事

有關 陳英哲

陳英哲 Ying-Che Chen

專長
- 視覺作品中,設計、商業關聯性、銷售力、與藝術性文化解析
- 文學、藝術與社會文化互動現象
- 具國際多元文化與趨勢瞭解
- 國際媒體運作、解讀
- 多元文化議題討論

教育背景

一九九七
高雄市明誠中學畢業,前往美國奧勒崗州大學(Oregon State University)研習大學預備課程

一九九八
三月進入奧勒崗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UO)大學部就讀

二00三
十二月修得奧勒崗大學文學士,主修西洋藝術史(Western Art History)與新聞(Journalism)。  
新 聞系專業課程包括:視覺解析(visual analysis)、媒體資訊認知(media literacy)、視覺資料認知(visual literacy)、國際傳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和媒體經濟(media economy)

西洋藝術史系專業課程包括:當代藝術論述、古希臘及古羅馬建築與藝術、西班牙及拉丁美洲殖民藝術、十九世紀至今設計史、日本藝術史、中國藝術史、博物館學、和特殊活動管理

工作經驗
- 設計廣告用品包括海報、簡介、傳單、簡報、影片、雜誌、年度報告、廣播廣告、服飾等
- 於美國參與製作、主持多語言廣播節目(KWVA FM 88.1, Eugene, Oregon, U.S.A.)
- 負責主管學校文化節目的公關活動細節:徵招、宣傳、及節目企畫
- 代表學校與學生團體對媒體發言,曾接受電視、報紙、及廣播訪問
- 國際學生代表參與學校「多元文化平等對待指導小組」(Administrative Team for Diversity)
- 具國際旅行經驗及市場、文化認知,曾到過歐洲、東南亞、日本、及美國各地

經歷職位

二00二年三月 - 二00三年十二月
奧勒崗大學國際學生暨學者辦公室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and Scholar Services, UO)
職稱:國際交換學生單位辦公室助理
(Exchange Programs Office Assistant)

二00二年十二月 – 二00三年四月
2003國際文化節委員會暨國際學生會
(International Festival 2003 and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ociation,UO)
職稱:國際文化節總指揮
(Event Director, International Festival 2003 at the University of Oregon)

二000年七月 – 二00一年七月
奧勒崗大學國際資源中心
(International Resource Center, UO)
職稱:創始理事會主席
(Chair of Founding Committee)

二000年三月 – 二00一年五月
奧勒崗大學鄂博紀念中心(學生活動中心)
(Erb Memorial Union, UO)
職稱:理事會理事
(Board Member o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一九九九年六月 – 二000年五月
奧勒崗大學國際學生會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ociation, UO)
職稱:辦公室經理
(Office Manager)

語言、專長、及興趣
- 中文-1995-1996年聯合報民意論壇邀稿撰稿達十次
- 英文-精通(學校團體發言人及演講人)
- 義大利文-二年大學程度

電 腦使用-MS Office: Word, Excel, Outlook, PowerPoint, Access; Corel Suite: Draw, PhotoPaint; Adobe: PageMaker, PhotoShop, Illustrator, FreeHand; HTML, FileMaker和各式繪圖建檔編輯軟體

其它興趣:非營利組織行銷及形象企劃、文學創作(詩、小說、散文)、國畫創作、阿根廷探戈、古典音樂和爵士樂愛好者